一、項目介紹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詳細信息可參考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指南》。
二、重慶大學介紹
重慶大學創辦于1929年,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和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11個學科門類。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和“雙一流”首輪建設,學校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先后進入esi世界前1‰學科,15個學科進入esi世界前1%,9個學科進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前50名;新增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38個;牽頭研制的月面微型生態圈在月球上種植出第一片綠葉,完成人類首次月面生物生長培育實驗......2022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重慶大學再次躋身世界前300強。
三、重慶大學醫學院介紹
重慶大學醫學院始建于1946年,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中,并入華西協和大學(現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自上個世紀70年代,重慶大學以生物醫學為切入點,發揮工科優勢,開始生命與醫學領域的學科建設,其中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臨床醫學、植物與動物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為esi前1%學科。近年來,為契合“雙一流”建設和發展的內在需求,恢復醫學學科建設,并于2018年6月,成立重慶大學醫學院。醫學院經過五年的建設,已經在學科、科研平臺、人才隊伍與附屬醫院體系等方面取得了快速的發展。高水平學術隊伍——擁有全職國家級高端人才7人;目前共有博士生導師66人,碩士生導師203人。完善的學科體系——2019年獲批“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21年獲批“臨床醫學”本科專業,2022年獲批“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23年獲批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一流的科研平臺——2023年獲批建設“教育部智能腫瘤學醫藥基礎研究中心”,已建成“神經智能研究中心”、“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創傷急救研究中心”和“環境醫學中心”等研究平臺,擁有乳腺癌智能診療、急診醫學、腫瘤轉移與個體化診治轉化研究等一批市級重點實驗室,以及醫學公共實驗中心和實驗動物中心兩大科研服務平臺。
健全的附屬醫院體系——擁有“重慶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重慶大學附屬涪陵醫院”、“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重慶大學附屬黔江醫院”、“重慶大學附屬沙坪壩醫院”8家附屬醫院。
四、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簡介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重慶市腫瘤研究所、重慶市腫瘤醫院、重慶市癌癥中心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醫院創建于1943年,坐落在歌樂山麓,嘉陵江畔。現有編制床位1480張,開放床位1850張,設有臨床和醫技科室43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專科3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2個、省級臨床診療中心3個。
醫院是國家人社部批準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帶一路”國際腫瘤防治聯合培訓基地、重慶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學位授權點、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重慶大學臨床醫學碩士學位授權點、重慶大學基礎醫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重慶市腫瘤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已經建成完備的實習生、進修生、住培生、碩士、博士、博士后全序列教學體系。
醫院著力打造腫瘤精準診療平臺,包括精準外科手術平臺,2間復合手術室配置有術中滑軌ct、術中dsa以及術中放療,配置2臺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精準放療平臺擁有2臺tomo、edge在內的一系列高端加速器、2臺大孔徑模擬定位ct、2臺三維后裝治療機;精準診斷平臺擁有pet/ct和雙源ct、512層ct,3臺3.0tmr等完備的腫瘤診療設備;配備循環腫瘤細胞檢測(ctc)與pgm高通量基因測序等腫瘤分子生物診斷平臺,為腫瘤手術、放療、化療、熱療、冷凍等綜合治療,基于精準醫學的個體化治療以及腫瘤基礎與轉化研究提供強大的技術保障。
完整醫院簡介_二維碼(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科學城院區(下簡稱“科學城院區”)正持續穩步推進建設進度,預計2026年3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科學城院區位于高新區金鳳鎮,總建筑面積約65萬平方米,總規模2500張編制床位,將以國際一流腫瘤防治中心為目標,建設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甲腫瘤專科醫院,牽頭重慶市腫瘤防治、技術研究,以及人才培養等,輻射重慶及周邊地區。科學城院區將打造集腫瘤防治科普中心、腫瘤篩查中心、腫瘤生物免疫治療中心、質子重離子治療中心、腫瘤精準研究中心、腫瘤康復中心、中醫腫瘤全程管理中心、腫瘤大數據中心等“八大中心”,體現“防、篩、診、治、康”腫瘤大健康全程管理理念,包括“特色科普、預防篩查”的前端支持,和“中醫全過程管理、預后康養”的后端保障,建設“一體兩翼”的創新型腫瘤醫院。科學城院區完全建成后,將與沙坪壩院區逐步實現功能轉換。科學城院區以醫療業務為主,沙坪壩院區以科研教學為主,形成高效聯動、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雙院區”運營格局。
五、申請條件(以項目指南為準)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和背景主要為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等醫學與生命科學相關學科背景;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4年3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限項要求
執行中央有關部門關于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項目資助
資助強度:100-300萬元。
資助期限:3年。
六、相關待遇
優厚的薪酬待遇——稅前年薪90萬(重慶大學:60萬元,根據學科發展需要,雙聘至附屬醫院的,由附屬醫院再提供額外年薪:30萬元)+一次性免稅安家費160萬(含國家)+超出工作任務以外的教學、科研獎勵。
(以上待遇不包含重慶市“一行動一計劃”支持政策)
充足的經費支持——科研啟動費200-600萬(含國家支持部分),雙聘至附屬醫院的,由附屬醫院再額外提供科研啟動經費100-150萬,并可結合學科建設需求申請平臺建設經費。
穩定的職業保障——事業編制內終身聘用,評聘為教授,給予博士生導師資格,配套博士后和博士生指標支持。
完善的資源配置——提供良好的科研平臺、辦公用房和科研空間。
優質的服務保障——協助解決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學入托等問題,學校附屬三甲醫院提供vip醫療服務保障。
重慶的區位優勢——享受重慶市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稅收、醫療、金融、旅游和交通等英才專屬服務,全國同類城市高性價比房價與生活質量。
特別說明:對于依托申報但未最終入選的候選人,經學校評價,可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待遇。入職三年內入選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按弘深優秀學者崗位補齊相關引進待遇。
七、聯系我們
●重慶大學醫學院●
聯系人:高老師+86(0)23-65100171
簡歷投遞郵箱:yxyyb@cqu.edu.cn(請注明“申報海外優青+今日招聘網jrzp.com”)
學院官網:http://med.cqu.edu.cn/index.htm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聯系人:譚老師65079108
簡歷投遞郵箱:cqzlrs_1943@126.com(請注明“申報海外優青+今日招聘網jrzp.com”)
醫院官網:https://www.cqch.cn/
聚厚德篤行之英才建完備弘深之大學,歡迎大家報名參加2023重慶大學海內外優青學者論壇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31585gw49u3b82zrk_tooq
更多最新醫學人才招聘資訊請關注高才醫學微信公眾號(微信號:yxrc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