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簡介
重慶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重慶新聞學院)是中國西南地區最早從事傳媒高等教育的院校之一。2011年率先探索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2014年與重慶市委宣傳部共建成立“重慶新聞學院”,成為全國首批10個試點單位之一,全面推進“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學院依托部校共建平臺和校企合作優勢,形成了“一統領、兩對接、三適應、四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文理交叉、技藝融通、行業協同”的“新文科”辦學定位。現有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攝影與制作和數字媒體藝術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為重慶市一流專業,也是市級特色學科群支撐專業。在研究生教育層次有新聞傳播學、藝術學2個學術碩士點及新聞與傳播、戲劇與影視2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并與重慶廣電集團、華龍網、重慶日報網合作建有3個市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學院現有教職工80余人,其中副高職稱以上30余人,近一半教師具有跨學科背景和行業經歷。學院注重與行業接軌,聘請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范長江新聞獎”獲得者、重慶日報前首席記者羅成友等兼職教授20余名,常年舉辦重慶新聞學院大講堂,敬一丹、白巖松、楊瀾等知名專家來院講學。
學院專業實驗室及設備居西南高校前列,擁有重慶市教學示范中心“數字影視制作實驗教學中心”,面積近2000平方米,擁有2000多萬元的制作設備。與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重慶廣電集團(總臺)、愛奇藝、華龍網、豬八戒網等近20家媒體和公司共建教學實踐基地。學生制作的多部專業作品在新華網、華龍網等多家中央和地方媒體發表,在國內各種大賽中獲獎。學院還與中國電影集團、著名影視文化公司聯合出品制作了多部高清數字電影作品。
近年來,學院科研項目立項近百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項,教育部的項目6項,市級以上項目89項。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和合作,與多名國內外知名媒體和學術機構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為師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和學術資源,推動了新聞與傳媒學院教育和產業的深度融合。
才聚新重慶,共創新未來!熱忱歡迎海內外優秀人才加盟重慶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
二、崗位需求與人才待遇
(一)博士人才
學院2025年重點面向海內外招聘一批優秀博士人才。
01、博士人才崗位類別
博士人才分為教學科研崗博士和其他崗位(含輔導員崗、其他專業技術崗)博士,其中教學科研崗引進博士人才分為A、B、C、D四類;A類博士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其他類博士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具有高級職稱者年齡可適當放寬;同等條件下,具有博士后研究經歷者優先。2025年具體崗位需求如下。
崗位需求明細表-3名(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02、博士人才引進待遇
①具有事業單位編制。
②工資及福利待遇按國家、重慶市及學校有關規定執行,其中A類博士執行協議制工資。
③博士人才的分類以及引進待遇根據學校引進博士人才實施辦法執行,詳見學校人事處網站http://rsc.cqnu.edu.cn。
④符合重慶市引進人才優惠政策的人員,除享受學校引進人才待遇外,由學校向重慶市有關部門申報,經審查批準后享受有關待遇。
(二)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
學院常年招聘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誠邀各類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加入。招聘|重慶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面向海內外長期招聘高層次人才啦~
三、應聘方式
應聘人員登錄重慶師范大學招聘網(網址:https://zp.cqnu.edu.cn/#/app/cqsfdx/epxing_recruit/zpwz/RECRUIT)中注冊登錄,并按照意向崗位的要求填寫相關信息進行報名。應聘人員在報名時所填寫的信息須真實準確,凡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取消進入后續招聘環節。報名后學校相關二級單位將審核簡歷并通過招聘網站反饋后續各環節的結果,請應聘人員及時登錄網站查閱。
四、聯系我們
聯系部門:重慶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中路37號匯賢樓新聞與傳媒學院
郵編:401331
聯系人:孫老師
聯系電話:023-65362860
郵箱:csxwcm308@163.com
(電話聯系時請說明是在今日招聘網看到的招聘信息,郵件申請時請在標題結尾加上信息來源于“今日招聘網-jrz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