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參加高校人才網2025年博士暨中高級人才RPO線上面試會,歡迎海內外優秀人才報名參會,與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上線交流。
1.參會場次
舉辦平臺:騰訊會議平臺
RPO線上面試會第六場(舉辦時間:10月24日)
2.報名通道:
本次招聘會針對參會人才免費,不收取參會人才任何費用。
立即報名→【第六場】
3.活動咨詢
咨詢微信及熱線:劉老師13903072917
(添加微信請備注“姓名+學歷+專業+畢業院校+RPO面試會”,后續我們將邀請您加入活動交流群)
4.入場方式
活動開始前我們將會通知您意向單位的面試房間號,屆時憑面試房間號入場與參會單位交流面試。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College)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國水利高等職業教育示范院校、全國優質水利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高等職業院校“一校一品”示范基地、全國水利文明單位、全國水情教育基地,重慶市“雙高”院校、重慶市優質高等職業院校、重慶市骨干高等職業院校、重慶市職業教育示范性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全市首個環境資源法庭生態巡回審判站。學校坐落在重慶市永川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永九高速公路、成渝城際高鐵、重慶三環高速公路在永交匯設站,永川長江大橋貫通兩岸。全線貫通的永九高速公路將永川到主城區的公路距離縮短至30分鐘,而成渝城際高鐵更將永川到主城區的距離縮短至僅需19分鐘,到成都不足1小時。學校總占地面積達936畝,現有教職工760余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200余人,博士43人,全日制專科在校生15000余人,設有水利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市政工程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大數據學院和通識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7個二級教學單位。
一、招聘計劃
高層次人才引進包括博士、正高級職稱、全國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高技能人才等國家級技術技能人才。
二、引進方式
全職引進和柔性引進兩種方式,其中,全職引進適用于事業編制和非事業編制(聘用合同制)人才。柔性引進是指人事關系暫無法轉入學校工作的高層次人才。招聘要求見下表。
擬聘崗位 | 學歷/ 學位/職稱 | 其他要求 | 專業類別 | 備注 |
教學科研崗 | 博士研究生學歷及相應學位或正高級職稱 | 無 | 電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類、能源動力類; 大數據學院:電子信息類; 智能制造學院:車輛工程類、控制科學與工程類、機器人工程專業、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機械工程專業; 水利工程學院:水利工程類(生態水利、智慧水利方向)、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建筑工程學院:土木工程類; 市政工程學院:市政工程類(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管理方向) 通識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政治學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教育類(數學、英語、心理方向)、心理學(類)、文學大類。 | 適用事業編制或非事業編制(聘用合同制),一事一議 |
教學科研崗 | 全日制專科學歷學位及以上或正高級職稱 | 全國技能大師、全國技能能手、專業帶頭人等 | 電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類、能源動力類; 水利工程學院:水利工程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大數據學院:電子信息類; 智能制造學院:車輛工程類、控制科學與工程類、機器人工程專業、機械工程類。 | 適用事業編制或非事業編制(聘用合同制),一事一議 |
三、招聘對象和條件
(一)招聘對象
國內外符合崗位條件的人員(含普通高校2025年應屆畢業生)。全國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專業帶頭人年齡要求50周歲以下(截止報名時間),高技能人才和博士研究生年齡要求45周歲以下(截止報名時間)。
應屆畢業生須在報名當年12月31日前提供相應的學歷、學位證書,留學人員須同時在報名當年12月31日前取得教育部留學中心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二)應聘人員基本條件
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和職業道德,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為人師表,能夠勝任教學以及崗位所要求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較強的團結協作精神,身心健康。
四、相關待遇及說明
(一)引進待遇:
人才檔次 | 引進費(萬元) | 科研啟動經費(萬元) |
一檔 | 一事一議 | |
二檔 | 40-80 | 20-40 |
三檔 | 20-40 | 10-30 |
四檔 | 0 | 10-20 |
說明: 1.以上引進費均為稅前金額。 2.科研啟動費和引進費根據引進人才畢業院校、教學科研成果及目標任務等情況綜合考慮。 |
(二)薪酬:
1.基本工資+校內績效工資+教學科研獎勵,各類保險+住房公積金。
2.博士入校(3年內),校內績效工資享受副教授(七級)待遇;博士+副教授入校(3年內),校內績效工資享受教授(四級)待遇;博士+教授入校(3年內),校內績效工資享受教授(三級)待遇。
3.子女中、小學入學及幼兒園入托問題,由學院協助解決。
4.根據學校崗位以勞務派遣形式解決配偶(解決一人/次)工作。
5.完成學校規定的相關標志性成果按照學校有關獎勵辦法進行獎勵。
6.柔性引進的人才根據工作任務“一事一議”,按照協議約定執行。
高層次人才招聘需求表
序號 | 學院 | 招聘崗位 | 招聘條件 | |||||
學歷(學位) | 職稱 | 稱號 | 專業(學科) | 年齡 | 其他招聘條件 | |||
1 | 電力工程學院 | 專任教師 | 博士 | 學科門類:工學 專業類:電氣工程、能源動力 專業: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清潔能源技術、儲能技術 | 45歲及以下 | |||
2 | 電力工程學院 | 專任教師 | 技能大師、技術能手、勞動模范等 | 50歲及以下 | 技能大師、技術能手、勞動模范等由“渝才薈-人才認定分類目錄”認定的A-D類人才,學歷要求可降低為本科,職稱可不做要求。 | |||
3 | 水利工程學院 | 專任教師 | 博士 | 水工結構工程 | 35周歲以下 | 1.本碩博專業方向相近,均為水利工程類 2.不具有高級職稱的博士研究生年齡原則上35周歲及以下,具有副高級職稱的博士研究生年齡原則上40周歲及以下,具有正高級職稱的博士研究生年齡原則上45周歲及以下。 | ||
4 | 水利工程學院 | 專任教師 | 博士 | 水利工程、生態水利、智慧水利 | 35周歲以下 | 1.研究方向為水利信息化與數字水利工程、河湖保護與治理、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水利數字孿生理論與技術、水害學與防災減災、水工結構工程等 2.不具有高級職稱的博士研究生年齡原則上35周歲及以下,具有副高級職稱的博士研究生年齡原則上40周歲及以下,具有正高級職稱的博士研究生年齡原則上45周歲及以下。 | ||
5 | 水利工程學院 | 專任教師 | 博士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35周歲以下 | 1.研究方向為水污染防治,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驗; 2.不具有高級職稱的博士研究生年齡原則上35周歲及以下,具有副高級職稱的博士研究生年齡原則上40周歲及以下,具有正高級職稱的博士研究生年齡原則上45周歲及以下。 | ||
6 | 水利工程學院 | 專任教師 | 博士 | 水利工程、生態水利、智慧水利、環境科學與工程 | 45周歲以下 | 重慶市人才目錄D類以上人才或相應業績者,學歷要求可降低為本科,職稱可不做要求。 | ||
7 | 大數據學院(信息技術中心) | 專任教師 | 博士 | 正高 | 電子信息大類 | 45周歲及以下 | 1.需具備突出的學術研究能力,如發表高水平論文(SCI、SSCI、EI等收錄)、主持或參與過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擁有核心專利或技術發明等; 2.需在本領域取得顯著業績,如獲得國家級/省級科技獎、行業權威獎項。 | |
8 | 市政工程學院 | 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管理類專業教師 | 博士 | 學科帶頭人 | 城市規劃與設計 | 45周歲及以下 | 1.本科畢業后6年內報考的碩士,以及碩士畢業后6年內報考的博士; 2.國外博士須QS排名前300的學校; 3.能進行智慧城市或市政工程相關研究的博士人才。 | |
9 | 市政工程學院 | 市政工程類專業教師 | 博士 | 企業領軍人才 | 市政工程 | 45周歲及以下 | ||
10 | 智能制造學院 | 汽車類專業帶頭人 | 博士 | 車輛工程類 | 40歲及以下 | 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行業經驗2年及以上或高校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建設2年及以上相關經驗優先,有正高級職稱學歷可放寬至碩士研究生。 | ||
11 | 智能制造學院 | 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專任教師 | 博士 | 正高 | 學科帶頭人 | 機器人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控制工程(電子信息類)、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工程 | 40周歲及以下 | 1.有企業工作經驗者優先; 2.能熟練操作工業機器人設備; 3.面試環節有實操考核。 |
12 | 智能制造學院 | 自動化類專業專任教師 | 博士 | 正高 | 學科帶頭人 | 機器人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控制工程(電子信息類)、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工程 | 40周歲及以下 | 1.有企業工作經驗者優先。 |
13 | 通識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專任教師 | 博士 | 教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政治學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 | 40周歲及以下 | |||
說明:高層次人才應具有博士學歷學位或者教學科研成果突出的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或者急需的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具有發展潛力、標志性重要成果的急需緊缺優秀人才和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轉換潛力或創新創業的“雙師型”人才、專家型人才、企業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國家級技術技能大師(能手)、企業名師名匠等。 |
更多詳情,請點擊→高校人才網2025年博士暨中高級人才RPO線上面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