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簡介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工作部署,重慶水務環境對原市水投進行了重組整合。新重慶水務環境聚焦城鄉供排水、環境綜合治理服務、水利水電建設運營三大產業,努力打造成為西部領先、全國的現代水務環境產業。截至2025年6月底,新的重慶水務環境注冊資本60.6億元,總資產1781.8億元,凈資產861.9億元,職工1.7萬余人。控股水務股份、三峰環境2戶A股上市公司和擁有環衛、環投、管網公司、西部水資源公司、原水公司等20余戶二級企業,業務發展延伸至國內30個省市(自治區)和美國、印度、泰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
二、招聘崗位
重慶水務環境控股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1名。
三、工作職責
(一)全面負責企業法律事務及合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并領導企業法務部門法律事務工作,統一協調處理企業決策、經營和管理中的法律事務,有效服務黨委會、董事會、經營管理層,企業合法合規經營發展。
(二)參與企業重大經營決策,列席黨委會、總經理辦公會、董事會等有關會議,對涉及法律問題的事項提出法律意見,對相關法律風險提出防范意見,決策的合法合規性。
(三)參與企業重要規章制度(含黨內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審查和實施,牽頭完善及所出資企業法律及合規風險防范體系、制度。
(四)負責企業的法制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組織建立企業法律業務培訓制度。
(五)對企業及所出資企業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提出糾正意見,監督或者協助企業有關部門予以整改。
(六)指導下屬企業法律事務及合規管理工作,對所出資企業法律事務負責人的任免提出建議。
(七)負責法律中介機構的管理及評價工作,對法律中介機構出具的各類法律意見、盡職調查報告、方案等進行內容和質量的審核把關,并在此基礎上發表獨立的法律意見。
(八)其他應當由總法律顧問履行的職責。
四、資格條件
(一)擁護、執行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秉公盡責,嚴守法紀,一般應當是中國共產黨黨員。
(二)熟悉各級國資監管政策及企業經營管理,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三)精通法律業務,具有處理復雜或者疑難法律事務的工作經驗和能力,且滿足以下資格條件中任意一條:
①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擔任副處級領導職務5年(具有法學類博士學位的放寬到2年)及以上,或擔任正處級(或相當層級)及以上職務;
②在市屬重點國有企業(含相當層級國有企業)擔任專職總法律顧問、法務總監,或擔任法律事務機構主要負責人;
③在大中型民營、外資等非國有企業擔任專職總法律顧問,或擔任法律事務機構主要負責人3年及以上;
④高校、科研機構法律專業副教授及以上職稱人員;
⑤在大中型律師事務所擔任合伙人滿5年以上的執業律師。
(四)具有國家承認的法學類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有8年以上法律實務工作經驗。其中,在市屬重點國有企業(含相當層級國有企業)擔任專職總法律顧問、法務總監或擔任法律事務機構主要負責人的,不受專業限制。
(五)年齡在45周歲以內。
(六)具有法律職業資格或原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或者在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前已取得法官資格、檢察官資格或律師資格的優先。
(七)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
(八)黨委會、董事會認為需具備的其他條件。
以上工作經歷年限、任職年限、年齡、取得學歷和職(執)業資格等計算時間截至2025年9月1日。
五、禁止條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參與應聘:
(一)曾因瀆職或工作失誤給所在單位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并受到單位經濟處分的;
(二)受到過刑事處罰,或受紀律處分、行業處罰尚在影響期內的人員。
(三)涉嫌違紀違法正在接受審查尚未作出結論的人員。
(四)國家法律法規、黨紀政紀和有關政策另有規定不能擔任國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情形之一的。
六、薪酬標準
按照有關薪酬標準執行。
七、報名時間及方式
(一)報名截止時間:2025年10月10日17:00,逾期不再接受報名。
(二)應聘人員下載并填報《總法律顧問公開選聘報名表》(見附件),將《報名表》(親筆簽名)、學歷證書、有關資格證書、無犯罪證明等證明掃描件,3000字以內法務相關工作業績說明材料電子版,一并發送到郵箱swhjzzrs@163.com,郵件標題為:重慶水務環境總法律顧問+姓名;或通過“國企優聘”(https://www.cqrc.net/gzw/index/)投遞。請勿重復投遞。
八、選聘程序
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開展選聘工作,選聘程序包括公開報名、資格審查、面試、組織考察或背景調查、體檢、黨委會研究、人選公示、聘用等。資格審查工作貫穿公開招聘全過程,在任何階段,凡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則取消應聘資格。因考察、體檢等不合格或放棄等情況造成崗位空缺的,由決定是否遞補或重新招聘。根據崗位需要及報名、面試情況等因素,有權調整或取消崗位的招聘工作,并對本次招聘有最終解釋權。
九、特別提示
(一)在招聘過程中不收取報名費、手續費等任何費用,不開展任何形式的培訓。對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的機構,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請應聘者警惕,防止受騙。
(二)應聘者應對提交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并承擔相應責任,如與事實不符,有權取消錄用資格。將對報名資料嚴格,資料收取后恕不退回。
(三)請應聘者保持所提供的通訊方式暢通,面試、考察、體檢等環節的相關信息將通過手機短信發送。因應聘者本人原因未獲知相關信息而影響考試或聘用的,責任自行承擔。
十、聯系方式
咨詢電話:鄭老師 023-63998667
(責任編輯:小今)